平安产险苏州分公司:防范"养老投资"背后的高息陷阱
【案例介绍】
2025年,居民张某接到自称“星花样健康科技公司”业务员的电话,对方声称公司推出“养老床位投资计划”,只需缴纳10万元即可获得优先入住养老院资格,并承诺每年返还12%的固定收益,三年后本金全额退还。张某被高收益吸引,动员亲友共投资80万元。初期,公司按时支付利息,但一年后突然以“资金周转困难”为由停止兑付,最终负责人失联,投资者损失惨重。
【案例分析】
1. 虚构项目,包装合规性:非法集资团伙常虚构“养老”“科技”等政策热点项目,利用合同、资质文件等营造合法假象,降低公众警惕性。
2.高息利诱,利用亲情扩散:以远高于银行理财的收益为诱饵,鼓励投资者拉亲友参与,形成“熟人裂变”式传播,快速扩大资金池。
3. 资金池操作,庞氏骗局本质:前期兑付的利息实为后期投资者本金,一旦资金链断裂,底层投资者将血本无归。本案中,公司仅运营一年即暴雷,暴露其无真实盈利模式。
【风险提示】
1. 警惕“保本高息”承诺:投资需牢记“收益与风险匹配”原则,年化收益超8%即存在较高风险,超12%需谨慎核查。
2. 核实资质,勿轻信宣传: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,确认机构是否持有金融牌照,项目是否真实备案。
3. 分散投资,避免孤注一掷:切勿将全部资金投入单一项目,尤其对要求“拉人头返利”的投资,需直接拒绝。
4. 及时举报,留存证据:若发现非法集资线索,立即向公安机关或地方金融监管局举报,保留合同、转账记录等证据。
非法集资手段不断翻新,消费者需保持理性思维,不盲目跟风,守住“钱袋子”安全。